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

「愛」台灣國際基督教會的人,給教會的一封信


真的很愛我們教會,很愛弟兄姊妹們!讓我很榮幸可以和一群熱愛真理,勇於活出屬神生命的耶穌門徒彼此相顧,激發愛心,勉勵行善。接連這兩星期的講道,深深的激勵很多弟兄姊妹,在勇於活出屬神標準的生命的同時,卻也謙卑去重新去定義過往我們所認為對的事情,是否仍是蒙神所悅納的。
近日每每在禱告中被神不斷的提醒,讓我無法不動筆表達內心所看到的一些事情,這純屬是我個人禱告後的一些想法,期盼自己還有看到的人可以以謙卑開放的心來思考以下事情的可能。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徹底打破唯一教會的迷思,悔改屬靈驕傲
與神相遇,會使「靈魂保持柔軟」[1]。過往在我們Study的過程很強調「真基督徒與假基督徒」,個人仍不時以此自我提醒,以免步上法利賽人的腳步。但我發現在我們言談的思想中,背後對其他教會是驕傲的、是論斷的、特別是當我們談到「reli」一詞。事實上,神的全能遠遠超出我們的認知,在衛神研修  王春安老師「靈命導引」課程時,所提出四種靈命的傾向(理性靈命、經驗靈命、退隱靈命、國度靈命[2])讓我可以更客觀的來辨識自己像神的某個部分,也知道那些是需要有待成長的。
理性的靈命重查經,強調認知理性思考解讀神,需要知道愛心重於知識(林前8:1)。ex:福音派的教會為代表。
經驗的靈命追求官感的信仰(4:24、林前14:18),靈恩運動(短歌、方言、靈舞、神蹟,醫治經歷至高),需提醒造就人重於經歷(林前14:20)ex:靈糧堂。
退隱的靈命似隱士、神秘主義(尋求與神融為一體)。需提醒聽從耶穌勝於各種超然經歷(14:1-9,林後12:1-19)ex:天主教的避靜
 
國度的靈命重社會公義和平、窮人福祉,解放神學,需提醒關心社會但保持界線(22:15-22)ex:長老教會


 
 




[1] 貝內爾、克萊布、蒙加里著。李耀全主編。<真我/假我>2005。天道出版社。香港。125
[2] 王春安博士,靈命導引課程講義。
[3] 請看英文,是指全人的。
[4]貝內爾、克萊布、蒙加里著。李耀全主編。<真我/假我>2005。天道出版社。香港。124-125


神要我們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[3]去愛祂,是要我們有整全的靈命發展。我們畢竟都只是人,無法與神的全備相比擬,但重要的是我們不需要驕傲的論斷別人的靈命,誰比較好、誰比較差、誰有做到、誰沒有做的;而是懷抱尊重的態度,去辨識每個人靈命的強處與待成長的地方。就好比我們教會理性靈命部分很強,但在經驗靈命體驗聖靈、短歌、、、就比較不擅長。我們得去尊重每個人的不同,在屬靈上渴慕的自然也不一樣。不是理性的論斷感性,感性的論斷退隱,因為全為肢體,全為屬神的面向,需要有來自神的合一與尊重。畢竟我們都只是人,沒有完美的教會,重點是我們的「選擇」,選擇待在自己所鍾愛的教會就好像我愛台灣國際基督教會,但我內心對聖靈的渴慕,也期待透過短歌醫治經歷神的另一個面向。所以這幾個月我自己找了個教會外的摩西(神學院的同學們),聆聽她對我生命的教導,聽她屬靈的建議;我的靈命被更新與謙卑,可以更以不同的心情,愛上早起靈修與禱告、學習找出靈命破口,知道如何在靈裡更深入倚靠神總之,前幾年海外ICOC發生的事情,以及最近台北教會有些人出走後,個人認為是一個時間,我們得更成熟的來面對過往我們在「唯一教會」概念下,所產生的餘毒。謙卑的去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的可能性:
1.      當我在講Reli時,我是否以驕傲的態度在看其他教會,認為他們是法利賽人?
2.      離開教會是否等於Fall Away是否需要以教會的立場,謙卑的澄清,讓很多觀念跟不上變化的人,可以知道隨時空的轉變,現在我們的教會是如何的在看待這一些事情?
3.      幫助別人成為基督徒只有過去Key Class的方式嗎?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?對於信心與行為仍無法相稱,可是很願意愛神的人,是否可以在我們教會受洗呢?「得救在乎恩典,而非行為」,在幫助人受洗的過程中,如何兼顧神的標準,同時有神的恩典??事實上對於在我們教會要幫助別人成為基督徒,讓我覺得很沮喪,因為標準很高,這是神的標準嗎?我們可以怎麼做呢?因為真的很想傳福音,但如何可以廣傳福音?真的廣、可以看到台灣國際基教會的復興?神國的復興?而不只是一直停滯在六百位基督徒的教會。
4.      弟兄姊妹的Dating該何去何從?可以找幾個可以信任的其他教會的牧師朋友,組成跨教會的Dating嗎?是在一種保護以及看顧羊群需要的情形在來進行???
5.      我是否可以以學習的心態,去參與其他教會活動(主日、主日學、查經班、青少年團契)?把它看做是教學觀摩,取經之旅?

詹姆斯‧福勒(James Fowler)認為當人到了信心發展的第五個階段,他們就不再需要用非此即彼式理解的對立去釐定自己的立場。Passionate Couple中,大衛‧史納屈博士(David M. Schnarch, PhD.)描述關係不在於恆常的一致,而是在兩人並不同步時,在不違背自己的情況下,仍可以和對方廝守下去的能力。[4]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禱告的教會
成為門徒十二年,教會歷經了很多的轉變,我們擁有無庸置疑的彼此相愛的家人關係,但在屬靈上卻不知道如何可以進一步更新?這幾年發現,我們的關係更深,但談論神以及屬靈的部分卻減少了,無論是平常HC的聚會,或者全台的聚會,整體的感受到禱告佔的比重不多?雖說禱告要回歸到個人與神的關係,自己隨時隨地都可以禱告,但整體而言,我們會彼此約花時間,但約禱告的時間變少了?還有如何操練禱告?很多人知道韓國基督教很復興,超過四成以上的基督徒人口,但可能很少人知道,每天清晨五點鐘,在韓國有成千上萬的教會在為基督教的復興而流淚禱告~所有教會的復興,沒有不從禱告開始的!總之,我們可以從個人做起,但教會如何可以幫助弟兄姊妹的禱告及靈修生命的成長呢?例如:禱告應允競賽、靈修日誌金質獎

另外,個人有一看法,每當全台主日,我們都會頒很多獎,原本立意甚佳,想鼓勵弟兄姊妹的堅持與付出,但是幾年下來,覺得這些形式上的儀式,甚至超過來自於神的信訊息,而且有些潛藏需要被鼓勵而沒被鼓勵到的人?總之,個人認為我們似乎可以思考是否要繼續?或者有其他的方式?總之,方法很多,我們可以多嘗試,在看到僵化之前,另謀激勵的方式。重點,要高舉的是神,而不是人。
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重新定義「摩約關係、門徒訓練」,以神為中心、聖靈帶領。
        門徒訓練是台灣國際基督教會的根基,但我看到它是一種資產,也是一種負債。好處是一領一有紮實的門徒訓練,缺點是當帶領人的成熟度不夠,就會衍生某些問題。就好像很多人都有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摩西與約書亞^-^也是在這個過程中,讓我們知道多麼的需要神,會轉向尋求神的智慧與教導。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幸運的走過某些屬靈的傷害與權柄的誤用。例如:當摩西成熟度不夠,又認為帶約書亞是我摩西的責任,需全方位看顧他的生命,包括:約書亞的屬靈、工作、家庭以及Dating、、等。會產生很多順服與不順服等問題,或者教導出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門徒,怕做錯不屬靈,盲從意見,無法對自己的生命負責。如果我們將心態調整為,不是我在帶領而是神在帶領,且在實際的DP Time中,尋求神的旨意,不是摩西大,約書亞小,而是一種彼此相顧、激發愛心、勉勵行善的態度,彼此謙卑、彼此順服。除了過去我們曾發展多種DP Time的模式外(參摩西資源手冊),個人認為可以再試行一種方式,在學校我們稱之為「靈命導引」,可以是兩人或者多人進行。
方式:
1.      聚會開始時唱詩歌、禱告請求聖靈的帶領
2.      靜默禱告
3.      分享(每次一位發言,其他人不參與討論與評論、除非不懂才發言)
4.      靜默禱告(每個與會人針對開才發言的內容尋求神的旨意)
5.      回饋(將靜默禱告啟示真誠回饋給分享人,是禱告與思想過的結果,不是以人的角度憑感覺的想給建議的分享)
每輪一位都經歷(2-5)的過程,讓每個參與的人,都有一個機會清楚表達他與神關係的現況,或者他在思考的事情,其他人學習一種完全的傾聽,透過禱告尋求神的旨意與智慧的方式回饋給對方。透過這個過程彼此可以深度的與神相交,不是誰帶領誰,而是共同謙卑尋求神的帶領。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滿足多元化需求
隨著教會人數的增加,弟兄姊妹的需求愈發多元化;如果我們有建立超級教會的夢想,就要有企畫它去發生的前瞻性。個人看到幾個明顯的需求:

1.、日間HC及開創式的主日時段需求:過往我們常以影響聚會建議換工作,但真的有些行業,他的工作性質就是無法週休二日,例如:餐飲業、服務業、零售業、、就是晚上或是假日需要上班。很感動有些人因為愛神捨己,堅持聚會,但也容易生出苦毒的根。教會是大到可以去增添不同聚會時間,滿足多元化需求的時候,特別是當我們有建立超級教會的夢想,就要有企畫它去發生的氣度與前瞻性。
        2、特殊的牧養需求:跨教區的資源運用,可徵募有教師恩賜的弟兄姊妹,加入牧養團隊,建立教會的知識管理資料庫。例如:針對下述需求規劃課程或建立團體肢體相顧,堅定信心。
(1)         黃金女郎團契(女保羅):例如Jean為大淑芳及敏娟上課
(2)         亞比該團契(先生不是基督徒)、失婚團體、陽光團契(精神官能症疾患)、如何面對親人的離世、健康、聖靈的追求、靈修、強化禱告生命、、、
(3)         當弟兄姊妹陷入屬靈困境,如何尋求跨教區的資源協助:例如過往摩西或老關係在MK,可讓有需求跨教區尋求幫助。
        3、青少年團契:需有專責專職Full Time的全職,重教育深植福音,勝於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結果子。
以上純屬個人看法,歡迎討論~

聖靈攪擾無法不動筆~深夜至清晨6.2008.08.30
台灣國際基督教會Winnie潘秀文筆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